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无限 >> 无限选择 >> 正文 >> 正文

他走过重重人生困境,总结人生十二法则

来源:无限 时间:2023/1/28
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他是现在社交媒体上(如Youtube上近万订阅,受到非常多人的欢迎)最热的“网红心理学家”,名声大噪的“龙虾教授。被誉为目前西方最有名的“公知”之一。

他拥有许多重量级的头衔和身份: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临床心理学家,曾任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世界畅销书作家...

他的名字是乔丹·彼得森,他的名气大到有许多媒体专门开始解读“乔丹·彼得森现象”。

可是对乔丹·彼得森来说,他同时也是一个遭受生活无情磋磨的丈夫和父亲。他的女儿年幼就得了很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之后又得了抑郁症;他的妻子癌症确认后,他曾几近崩溃...

在他走过一个个人生的挣扎与苦难,结合他的学术与职业专长,他最终总结出这12条人生法则在他的演讲和出版的《人生十二法则》中毫无保留的分享给了大家。

这本书里面的12条法则,听上去都有点熟悉,我们曾经或多或少都在其他地方听过不同的版本,似乎没有什么惊世骇俗,耳目一新的地方。

但是当我们身处迷茫之中时,我们需要的不是文字华美精致的鸡汤励志、也不是遣词精雕细琢的虚伪鼓励。最需要正是这些多年来不断有人实践出来的真知,需要有位人生导师严肃的苛责教诲。

贯穿这本书的一个主题就是:人生并没有那么绝望,个人的改变是可能的,生活有希望变得更好。毫无疑问,从小事做起,你可以每天进步一点点。

这十二条法则,用乔丹·彼得森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能解决人生80%不如意,让你无从可悲的法则”,也是生活里至朴的常识。

今天,我为大家摘录了书中的前6个法则中一些片段(摘录仅供窥其大概,无法取代作者的完整阐释,对本书感兴趣,敬请阅读原书)。

法则一

获胜的龙虾从不低头

笔直站立,昂首挺胸

自信的龙虾往往都是张牙舞爪,显得战无不胜;而不自信的龙虾垂头丧气,显得不堪一击。一只龙虾,看上去是自信满满还是垂头丧气,取决于两种调节神经元通信的化学递质——血清素和章鱼胺(因从章鱼唾液中发现而得名)。胜利会让龙虾拥有更多的血清素和更少的章鱼胺。

血清素高、章鱼胺低的龙虾往往会变得趾高气扬,遇到挑战时也多半不会退缩。但是战败的龙虾不论之前有多勇猛,接下来都会失去斗志,甚至不愿再和曾经的手下败将战斗。自卑的龙虾长期蜷缩他的身体,血清素会不断降低,最后进入恶性循环,最终被物竞天择所淘汰。

科学家发现,我们人体的体态和我们的多巴胺、血清素也有内在的联系。但是现在手机的风靡,比如我们经常窝在沙发和床上,不停的刷着小视频,这蜷缩的体态和萎靡的精神让我们看上去已经像被斗败的龙虾一般。

身体的体态会影响我们的多巴胺,进而影响我们的心理。长期如此,你会觉得自己渺小挫败,胆小怕事。他人的反应会更放大你这种感觉,人和龙虾一样,都会根据身体姿态来评估彼此,当你看起来像个失败者时,别人也会将你当失败者对待。

所以当我们要打破这个“龙虾循环”时,首先要谨慎对待自己的姿态,从身体姿态上面做提升。

昂首挺胸,让肩背变得挺直有力,这个姿态可以刺激血清素的分泌,从化学成分上改变你大脑对周遭的认知,从而让你有勇气来面对自己惨淡的人生,而每次对于生活的勇敢尝试又会反过来刺激血清素含量的上升,这样你的神经通路才能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法则二

像照顾宠物一样关心自己

待己如助人

从小我们所受的教育是助人为乐,却从来没有人对我们说过要待己如助人。

如果让我们好好的去照顾一只生病的宠物,或者是自己生病的家人,我们都能一丝不苟的去完成任务。

但是每当我们自己生病的时候,有多少人曾经好好的照顾过自己,甚至连好好的给自己按时按量的喝水,我们都往往难以做到。特别是作为一个母亲,我们一个衣不解带抱着孩子耐心哄他入睡,一旦孩子生病发烧,可以几天不眠不休,量温度,给他泡澡,喂药,喂水,做易消化的食谱……可是我们自己生病时,连昏睡时都要保证开着一条神经留意孩子的安全。

乔丹·彼得森给我们的解决方案就是:别把自己太当自己人。

你需要先知道自己的方向,才能适时维护自己,不至于落得满腹怨言、杯恨在心;

你需要明确自己的原则,这样别人就无法轻易占你便宜;

你需要严格自律,信守对自己做出的承诺,并及时进行自我奖励,这样才能更好地信任和激励自己;

你更需要以变成更好的人为目标。好事不会自动降临,我们需要务力强化自我。

不要低估视野和方向的力量,它们能够将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转变成宽周通畅的道路。

认真对待自己,重新定义自己,修炼个性,选择目标,明确存在。

19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尼采说过一句很精彩的话:“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只有当你熟悉了邪恶,尤其是内心的邪恶之后,才能够选择不去靠近它或者创造它。你甚至可以将自己的全部生命都投入其中,这将为你痛苦的生活和存在赋予极大的意义,也能让你获得救赎,用本能的骄傲和不加掩饰的自信取代羞耻和难堪,因为你已经学会了待己如助人。

法则三

谨慎择友:

与真心希望你好的人交朋友

忠诚需要建立在公平和坦诚之上,友谊则应该是互惠的结果。

你没有义务支持一个让世界变得更糟的人,你应该选择上进和对你有益的朋友,这并不是自私,而是为了能让彼此变得更好。

如果你发现你特别喜欢帮助一些看起来很可怜,境遇很糟糕,但是帮助了多年却毫无长进的人,而你乐于助人的热忱并没有改变,你就要好好问问自己,你在帮他吗?还是喜欢在他面前的优越感?你帮了他什么?还是在通过自己的“牺牲”让人家依赖于你,沉迷于圣母光环。你要问问,你的生活这么一团糟,你有资格帮谁?如果你能如实的面对这些问题的丑陋答案,你会发现,你没有那么菩萨心肠。

和善良上进的人为友并不比和糟糕颓废的人为伍容易,因为前者代表了一种理想,和他们同行需要力量与勇气。你应该保持谦和、勇敢和独立思考,避免轻易产生不必要的同情和怜悯。

所以,与真心希望你好的人做朋友。

法则四

战胜内心的批评家:

和昨天的自己比,别和今天的别人比

在之前的时代,人们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可以好好地发展自己的自信和一技之长。他们不用每天被朋友圈提醒自己落后于全国的同龄人多少,不用每天被电视上,地铁上,手机上随处可见的“完美奢华生活”所耻笑。年轻人对生活前所未有地失望,是因为他们的标准,从年前只需追赶村里1%的人,变成了追赶全国甚至全世界1%的人。

你从何比起?跟他们比完之后,你会感觉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不说那些光鲜的生活有多少虚假的成分,就连“成功”的比法,你都无法理出一个头绪。你能看到的只有:我好像什么都不是。这种日复一日的“loser”感,足以压垮任何一个年轻人。所以你要记住:和昨天的自己比,这是可以控制,可以测量的一条路径。也是一个只要你每天往前挪动一点,就不会辜负你的唯一的一条路。

另外,我们需要问一问自己:这个世界除了成功就是失败吗?

成功和失败这样的二元体系抹杀了许多重要的价值分级和层次,也必然会带来恶果。

首先,成败并不只存在于某一个游戏。世界上有很多游戏,包括很多好游戏,也就是那些与你天赋匹配,可以为你带来建设性人际关系,使你不断自我优化的游戏。对你而言,好游戏里的角色也许包括律师、水管工、医生、木匠或者老师。

世界允许多种可能性的存在,如果你在某一个游戏里不成功,也可以随时换一个游戏,选择和你独有的专长、优点和经历更为匹配的游戏。

此外,如果变换游戏也不管用,那你可以试着开发自己的游戏。

其次,你也不太可能只玩一个游戏。你有事业、朋友、家人,你也有渴望达成的个人计划、艺术追求和健身目标,所以你应该在判定成败的时候结合所有游戏。比如,你很善于做某些事情,在另一些事情上则表现平平,剩下的事情你都很不擅长,也许这就是你本该有的状态。

你也许会反对说,我想要在所有事情上都成为赢家!在所有事情上都成为赢家或许意味着你并没有展开任何新的挑战。你也许是在赢,却没有成长,而成长是赢最重要的前提。

当下的胜利难道应该一直优先于长远的发展轨迹吗?

最后,你有可能发现你玩的所有游戏的细节对你来说都是如此独特和个人化,以至于和他人比较压根就不现实。也许你高估了自己没有的,也低估了自己已有的。

你需要认清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愿意做什么,然后你会发现,解决自己特有问题的方案是需要量身定制的。

法则五

管教你家的小怪物:

别让孩子做出令你讨厌他的事

父母应当成为孩子了解真实世界的窗口,父母可以仁慈并充满关爱,但是也必须让孩子看清世界。这个责任比让孩子快乐、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更为重要。

你的孩子最终要融入一个比你现在所处的严厉得多的社会环境,你每次假惺惺的包容和爱,(也许是因为你怕孩子会不喜欢你,也许是你没有耐心没有创造力来解决当下的问题),都会导致你之后无意识地对孩子的“复仇”。

另外你想象如果他的行为让你厌恶,那些不如你那么在乎你的孩子的人又会怎么样,那些人可能会更加严厉地惩罚或者抛弃你的孩子。为了避免这类情况发生,你最好能尽快帮助你的孩子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使他们更加成熟地面对家庭之外的广阔世界。

这个建议对当今“孩子至上”的西方父母来说很难消化,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已经陷入空前的“无为”。这种“无为”的背后不是空间,不是圆融,而只是不知所措和小心翼翼。

Peterson说临床心理学证据表明,成长在这种“无限包容”环境下的孩子体现出来的症状,和被完全冷落,严酷苛责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居然非常的一致。因为对孩子来说,毫无原则的仁慈和严酷无爱的规则是同等的糟糕。

没有“是非”和“秩序”,孩子就是在无限的信息源里,无法辨认,无从成长,太多的“规则”,则是完全切断孩子跟信息源的连接,僵死而窒息。所以制定规则,但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空间去探索,恩和威真正的并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

法则六

当痛苦到想诅咒一切

批判世界前先清理你的房间

不合时宜的质疑不会带来启示,只会制造困惑,阻碍你的行动。只说让你感到强大的话,只做令你为之骄傲的事。

不要一味责怪,不要在整理好自己的人生之前就试图去干预别人。

保持谦虚,如果你没法齐家,又怎敢治国?

让你的内心指引你,看看接下来的日子会发生什么。你会开始对同事坦白想法,告诉家人自己的真正需求,当你有未完成的事情时,你也会立刻弥补遗漏。

经过数月或者数年的努力尝试,你的生活会变得更简单,判断力也会变得更好,在从过去的混乱走出来之后,你会变强大,也会更少有怨言。

你会自信地面对未来,不再为生活增加无谓的困难。然后你就只需要面对生活那赤裸裸的悲剧,但它们将不会再与怨恨和欺骗混淆在一起。

你会发现,如果每一个人都这么做,世界就不会那么糟糕,甚至在人们持续努力之后,世界也不会再那么可悲。谁知道如果我们都尽力而为,存在将会变成怎样的状态?谁知道如果我们被真理净化之后,可以在这堕落的地球上创造出怎样的天堂?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