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无限 >> 无限选择 >> 正文 >> 正文

五年级数学下册汇总概念及公式

来源:无限 时间:2022/7/14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

一、旋转、平移

时针旋转1小时是30度

二、因数与倍数

1、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得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奇数与偶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个位是0,2,4,6,8的数。

奇数:个位不是0,2,4,6,8的数。

4、倍数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2,4,6,8。

3(或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或9)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5。

5、质数与合数: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奇数与偶数的运算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个偶数相加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

7、质因数:如果一个质数是某个数的因数,那么这个质数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8、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方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9、以内的质数表:

2、3、5、7、11、13、17、19

23、29、31、37、41、43、47、53

59、61、67、71、73、79、83、89、97

三、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和容积

1、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

2、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宽高都相等)

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5、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6、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前后面的面积=长×高;左右面的面积=宽×高;上下面的面积=长×宽

7、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8、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9、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10、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1立方米=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0立方厘米1立方米=0000立方厘米

11、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

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12、相邻的的体积单位之间的互化:

(大化小除于进率,小化大乘于进率)

13、计算物体的体积用体积单位,计算液体、气体的体积一般用容积单位。

14、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15、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16、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17、正方形: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

长方形: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如:的分数单位是。

2、分数的除法则:

被除数÷除数=

3、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4、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5、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6、带分数与假分数互化的方法:

带分数化假分数: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用分母乘于整数部分加分子做分子。

假分数化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当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能化成整数,商就是这个整数,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时,能化成带分数,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7、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8、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公因数个数有限个。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9、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公倍数有无限个。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0、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为较小数,最小公倍数为较大数。

11、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相临的两个数一定互质。两个连续奇数一定互质。1和任何数互质。

12、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为1,最小公倍数为乘积。

13、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数)

14、约分: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约数,分数值不变,这个过程叫约分。

15、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16、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五、分数的加减法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六、统计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地各种数量的多少,并且方便进行比较。

2、扇形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各种量分别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3、折线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4、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5、把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中间的数叫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6、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这组数据的众数。

学霸的学习方法,基本都具备以下五大法宝:

·

都有一个错题本

·

·

都有一个好题本

·

·

新课之前一定先预习

·

·

先复习后做作业

·

·

做作业要计时(限时训练)

·

学习的三要素:1.规范的学习行为;2.良好的学习习惯;3.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规范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了规范的学习行为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规范的学习行为是前提,是基础。

实践证明:一个行为持续3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超过天就可以形成习惯。

过程不变结果不变,过程改变结果巨变,过程合理成绩斐然!

学习能力的三要素又可分为八大学习环节,即学习管理八环节:

1.计划管理;2.预习管理;3.听课管理;4.复习管理;5.作业管理;6.错题管理;7.难题管理;8.考试管理

一、计划管理——有规律

1、长计划,短安排。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

2、挤时间,讲效率。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制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把放学回家后自己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学习时间以45分钟为一节,中间休息10分钟,下午第四节若为自习课也列入计划表内。

二、预习管理——争主动

1、读:每科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读教材,对不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是你明天上课要重点听的内容。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当你的问题在脑中形成后,第二天听课就会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这个地方。所以,发现不明白之处你要写在预习本上。―建立预习本。

2、写:预习时将模糊的、有障碍的、思维上的断点(不明白之处)书写下来。——读写同步走。

3、练:预习的最高层次是练习,预习要体现在练习上,就是做课后能体现双基要求的练习题1到2道。做题时若你会做了,说明你的自学能力在提高,若不会做,没关系,很正常,因为老师没讲。

三、听课管理――重效益

听课必须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预习跟不上。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抓公共重点,如:定理、公式、单词、句型……更重要的是抓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事实证明:不预习当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预习后懂的则能在80%――90%左右。当堂没听懂的知识当堂问懂、研究懂。―建立听课笔记本

四、复习管理――讲方法

有效复习的核心是做到五个字:想、查、看、写、说。

1、想:即回想,回忆,是闭着眼睛想,在大脑中放电影。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就是是回想。此过程非常重要,几乎所有清华生、北大生、高考状元都是这样做的。学生应在每天晚上临睡前安排一定时间回想。

2、查:回想是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最有效的复习方法,也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回想时,有些会非常清楚地想出来,有些则模糊,甚至一点也想不起来。能想起来的,说明你已经很好地复习了一遍。通过这样间隔性的2-3遍,几乎终生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来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从头再学。

3、看:即看课本,看听课笔记。既要有面,更要有点。这个点,既包括课程内容上的重点,也包括回忆的时候没有想起来、较模糊的“漏缺”点。

4、写:随时记下重难点、漏缺点。一定要在笔记中把它详细整理,并做上记号,以便总复习的时候,注意复习这部分内容。―建立复习本。

5、说:就是复述。如:每天都复述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每周末复述一下自己一周内学过的知识。听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说明白才是真的明白。坚持2~3个月就会记忆力好,概括能力、领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突飞猛进。―此法用于预习和复习。

五、作业管理―要自律

1、不计时不作业:限时作业,记录作业时间,与作业无关的事什么也不做。比如:20分钟写完英语;25分钟写完数学……

2、不复习不作业:先复习所学的内容,然后作业。

3、遇到难题,百思不得,先放过,后攻坚。

4、不检查不作业:作业后必须检查一遍。

5、不小结不作业:写完作业后,告诉自己学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6、独立作业忌抄袭。

六、错题管理――常反思

有了错题本和难题本就叫会考试,目的是为以后复习使用。错题和难题反映着许多知识点的联结,掌握了错题和难题就等于把高分拿在手。

建立错题本和难题本可用16K的横格本,每页上下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原题;第二部分是错因;第三部分是改正确与举一反三:正确即写出正确答案,过了一个月复习时,搭眼一看还不会,就问自己:怎么还不会?就要进一步查找原因,这时举一反三,将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或习题联系起来,写下来。第四部分是归纳提醒:写出错题错在什么地方,如:错在代数方面,则提醒自己这部分掌握不好,重新自学或请教老师和同学。第五部分是复习次数:每隔一段时间要复习一次,怎么复习?盖住原题自己用脑子想。―此法比较适用于理科。

七、难题管理——会溯源

一般来说,难题之难多半在于题目所涉知识点众多,知识点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思维(及方法运用)跳跃性大、逻辑性强,因此,对于难题,建议用溯源的方法整理。一是查清楚题目所需知识清单,同步辨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二是复原自己考试时的思维路径,查“堵”点、“歧”点;三是借助参考答案探究自身存在的盲点疑点甚至是漏点。之后,同样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复习与检查一次。

八、考试管理――抓重点

用一张丢分统计表管理。按科目分为填空、选择、计算、阅读……项目。错了、丢了多少分,用统计表说话,这样,就能明白哪些是审题出了偏差,哪些是运算出了错误,是什么知识点有问题,哪方面需改进和提高。用纸把错题抄下来,每隔20天再做一遍,尤其是在考试前可找出考点。――考前拿出专门时间做错题难题本上的题。

?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