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无限 >> 无限图片 >> 正文 >> 正文

如何评价古人兼乱谈一通

来源:无限 时间:2025/5/4

那天发布了“诸子百家和轴心时代”这篇文章后,有读者回复如下

图片也许看不清楚,我这里把文字打下:

学生:孔孟鼓吹的匹夫不可夺其志,杀生成仁,朝闻道,夕死可矣。都是鼓动后人牺牲自己性命去捍卫西周的尊卑等级特权世袭礼制秩序,,老师:我早就说过,儒家根本不是以人为本的学派,而是以礼制秩序为本的学派,礼制秩序本身就是个贵族特权爵位制度和贵族集团分脏的平台,西周一般祭祀完太庙后就授予爵位和赏赐财物,天子诸侯们个个分脏满意,于是一起喝着酒和着拍子跳舞唱歌,其乐融融。这就是和谐一词的由来,非常的讽刺,,你去大街上抢一百万,分我五十万,我就跟你一起唱歌跳舞,还为你唱赞歌,和谐的狠。西周礼乐和谐文化,本身不在礼乐而在于分脏,

另一个网友:“是手机不好玩,电视剧不好看,还是零食不好吃?”

初阳有话说:

时代从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走到今天,这是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果我们拿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观念去看儒家的学说,那当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甚至看到很多可以被称为“黑暗”的东西。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射到过去,是不是就能够直接站在道德和文明的高点,对那些原初的东西批评说:你不行啊,你不是以人为本,你是维护礼制秩序的,所以我瞧不上你,我觉得你不对?

让我们站在那个时代,在那个“杀人盈野”的春秋战国,儒家提出的对秩序的重建,孔子面对浊世滔滔有这么一段话: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简单地翻译就是:孔子若有所失地告诉他的弟子:“人是不能同飞鸟走兽为伍的。鸟是飞的,在天空中可以自由飞翔;兽是山林中的,可以无忧无虑地行走。人各有志,只有各走各的路好了。可是,我们不同世上的人打交道,还同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符合正道,我也没有必要这么辛苦周游列国力图改变这个乱世了!这里面表现出来的,我们能看到儒家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是为了和诸侯们分食血肉吗?其实如果我们翻开史书,也可以发现,其实孔子也好孟子也好,其实他们都是不得志的。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是不是那个时代的一个进步呢?在那个黑暗时代,是这些先哲们,用他们的思考,为我们今天的无限可能性奠定了基础。我们不能说,因为我们今天在以人为本上看得比古人更高更远(其实也未必),就否定古人从无到有的努力,就否定了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就如同我们不能说,我只要住在高层,我就不要地基了,不要一层二层的楼房一样。而之所以儒家走到今天,有时候说礼教说吃人,也是因为在历史的发展中,它被赋予了太多太多的解说和阐释了。如果抛开这些解说阐释,我们再去看哪些原初的经典,我们可以发现,先民们,只是在谈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一种认识和看法。带有一些简单却直指人心的力量,带有一些幼稚而浪漫的想象。

另外,孔孟说说得,匹夫不可夺志,杀身成仁,真的就是仅仅维护了秩序吗?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是不是有很多人践行了他们的观点,让这个民族从过去到今天跌跌撞撞地走到今天呢?他们都是为了维护等级特权社会吗?我想,您应该有明智的看法。那些关于人何为人,关于人应该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的字句,今天依然熠熠于历史的文本上,即使帝王将相被人遗忘,但作为中国人,我们却还是能记得一两句这些箴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于是,我对这评论中的这位老师,实在是有些不满。同样作为老师的我,知道有些东西不尽如人意,知道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东西,想要表达。但是我觉得这真是不合适,就如同,有学生曾问我,老师你一直说读书有用,可是现在读书考上大学,像我们这样的普通高中上了普通专科或本科,真的有用吗?虽然那么多年,看到很多毕业即失业,看到很多学生努力了很久,可是到了最后,还是只上了普通的本科或专科,可是,我还是只能说:不努力你怎么知道未来的可能性在哪里展开呢?就算是只上普通的大学,至少,你可以有机会去看更远大的风景,你有机会让自己从这样一个普通的小镇跳出来!等等这些话。我觉得,对于还未成熟地学生而言,我们能鼓励就鼓励,不能鼓励,也至少告诉他们更多的可能性吧!而非炫耀式地去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即使,那真的是“真知灼见”也还是期待学生自己发现为好!

跑题了,不过也就这样吧!

对第二条评论,我觉得,这些东西都很好!零食、手机、电视剧包括一些能让我们的生活更舒服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的生活就只有这些,没有其他的,只有的生活真的能称之为丰富吗?这样的生活真的就是我们想要的并且甘之如饴的吗?

人啊!或许还是需要一个意义在前方去追赶的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