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刘阳洋
纪伯伦诗集《先知》《沙与沫》《泪与笑》即将出版。在跨越了一个世纪后,纪伯伦与译者黄少政身上似乎存在着某种共通之处,用纪伯伦的话来说:“一个人的意义不在于他的成就,而在于他所企求成就的东西”。他们在时空的隧道里达成了某种承诺,在时光的流逝中选择了彼此,在语言和诗句流过心间时,是知己般的认同和理解,是直抵心灵深处的信任。作为译者的黄少政经过多年的沉淀,以及对纪伯伦诗作的深刻理解,似乎也带着几分天时地利人和,将纪伯伦经过岁月沉淀的思想传播下去。
纪伯伦一生颠沛流离,儿时家庭的困顿和生活的负担,使他在年幼时便已为日后的写作叙事和未来的诗歌语言进行着铺垫。他的艺术才能不仅体现在诗歌上,而且在绘画作品中、小说创作中同样有着令人惊喜的天赋。他虔诚的思想张力和救赎色彩充斥在画作中,他生在苦难中却想要给世人留下一份救赎,诗歌中的哲理性背后隐藏的是开导,是对于道德沦丧和秩序混乱的整饬。因为眼睛看过太多的苦难,所以更能在理性和感性的平衡中找到生活的真谛。经世哲人并不是冷漠,纪伯伦的一生经历亲人的离世、生活的困苦,但即便如此,也并没有让他的世界蒙尘,他的画作中充斥着大量的梦幻紫和星空蓝。他永远对生活保持着一份敬畏与理解,他理解这个世界的规律,理解社会的贫富差距、理解善与恶的转化,理解不同类型人的复杂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抛却了偏见,回归了真理,放下名利本身去追逐艺术造诣,反倒是活得如此潇洒,成就却如期而至。此般潇洒和通透对现代人来说可谓是拯救心灵的一剂良药。无论何时,纪伯伦都似乎陪伴在我们身边,能够感受到他的温度。正如他的墓志铭所写,“我就站在你的身边,像你一样地活着。把眼睛闭上,目视你的内心,然后转过脸,我的身体与你同在。”
而黄少政翻译的特点正能够最大化地将纪伯伦诗歌的特色展现出来,语句的古语质感,使得诗歌哲理性的本质尽数突出;局外人的视角,使得语句的表述更加客观、冷静,更加能够塑造出纪伯伦的形象;修辞手法的处理,巧妙灵活,使得字字珠玑、干净明了。读完之后,你便会觉得,这是对作品的升华,更是一种幸事,一个译者能够洞悉诗人的内心,那么这个翻译作品便成功了一大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黄少政和纪伯伦都是洞悉世界的孤独灵魂。知己难寻,这是一种灵魂的共鸣。
在被动的无言和沉默的赞叹后,孤独便产生了,那个内心寻求知己的人,越是寻求,就越是孤独。一个清醒的人,对于混沌的世界、秩序失常的社会是愤怒的,而诉诸笔头时又及时收住了情绪,接受了人生的苦闷与无奈。在笔端的浩瀚世界里,即便痛苦也要书写睿智,即便失望也要心存大爱,即便无助也要坚定站立。我想,这也是《沙与沫》《先知》《泪与笑》经久不衰的原因。
纪伯伦的诗歌善于留白,在《沙与沫》中不同人生经历的读者能够读出不同的人生答案,哲理散文诗歌的美感就在克制和吞咽中,反而衍生出一个更大的空间,让不同的灵魂相互碰撞、相互共存,包容性极强,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诗歌带来的独特性:“我永远行走在沙滩上,脚下溅起缕缕细沙,泡沫不时扑上脚面。潮水抹去了我的脚印,风则把泡沫一一吹散,唯一不变,直到永远的,只有大海和海滩。”作者深知宇宙在无限的浩渺中,不断经历死亡与重生,作者也深知美丽灿烂与死寂沉沦共存的现实意义,因此,永远行走也不怕脚下白沙四起,万事万物在人生的巨大吞吐中化为泡沫,而我们走过人生的痕迹也终究被褪去,可这泡沫竟不是无味的凝珠,他带着每个人的故事,回归大海。最后,让大海成为大海,沙滩成为沙滩。我们会发现,纪伯伦会在诗歌中的每一个留白后让读者也参与进来,让读者体会到诗歌与生活的联系与意义。
纪伯伦的诗歌充满生活的智慧,在《先知》的字里行间中,文字的流转总是不急于倾诉,他依旧愿意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只是那样轻松的点拨、俏皮的玩笑,便会让你意识到启智是一种宛若季节变化、好似绿叶舒展、悠悠馨香的过程。顺其自然、自我成长是这本哲理诗歌最大的特点。他在黑白两面放置着人性,在美丑的两端审视着初心。清醒者也是愚昧者。他在叫醒着世人,也在叫醒着自己。于是,他缄默、大惑。与此同时,他的世界破碎、割裂。作者与我们一同反思、发问,似乎答案呼之欲出。但实际上,答案不再重要,思考的过程已经让整个人生充满意义。撕碎自己又重整自我的破碎美感是纪伯伦三部诗歌的共同特点。
纪伯伦有时会以玩笑的口吻轻挑你的神经,读《泪与笑》时你会觉得额上冷汗不时冒出,可以说是镜子般的自照,也可以说是作为人自省时的羞愧。爱与宽恕、悲悯与谅解,是一种自我甘愿付出的别无所求。当你张嘴启齿有所求时,你会感受到那种空谷回响,久久不绝的超凡脱俗;在呐喊后对心灵的震颤久久无法平复,在心弦的回拨弹跳中,感受生命的神圣,一曲过后竟是酣畅淋漓,弹醒了自己,弹懂了人生,这并不是弱者的无助,而是智者的低吟,是对于无序、混乱、割裂的世界整体性的愤怒,也是对神圣道德、秩序人伦的呼唤。他永远保持着一份理智,那是对美好、赤诚的一份热爱。
“人类是一条光组成的河流,从远古时代流向永恒。”破裂仍愿意相信人性,背叛却依旧相信光的来向,我想这就是纪伯伦对于世界最好的描述。所以说,从纪伯伦的诗歌中带给读者的是源源不断的力量感,也是纪伯伦三部诗歌的极致魅力所在——把孤独留给自己,把美好留给人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