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无限 >> 无限价格 >> 正文 >> 正文

时评直销巨头无极限再遭投诉,监管应该

来源:无限 时间:2023/7/10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特约评论员远山

但无论是针对个案的处罚力度,还是对于频繁投诉现象背后的企业乱象,没有采取进一步彻查,都说明现有监管体系还需不断完善和强化,包括探索消费者集体索赔路径、对直销行业实行“严进宽出”、尽快确立直销企业的退出机制、建立违法违规人员黑名单、情节严重者永久驱逐出直销行业等新举措、新机制,如此才能深挖直销行业病灶、并实施治本效果更明显的外科手术,避免更多的孩子或者大人成为受害者。

继权健、华林相继被查之后,又一家直销企业无限极被投诉。据报道,田淑平的3岁女儿被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在陕西当地“无限极指导老师樊乐”的推荐下,每日大量服用无限极8种产品,医院诊断为心肌损害、低血糖等病症。

无限极这家直销企业虽然不如安利、完美那样大名鼎鼎,却是中国最大的直销企业,根据公开排名,年无限极销售额达亿,而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无限极还是著名调料品企业李锦记的下属公司,其产品可谓多样化,除了保健品,还包括牙膏、净水器等。

不过,看似低调的无限极在全国范围的直销网点人员却相当高调,根据相关报道,经无限极公司认证的经销商向田淑平吹嘘无限极产品的神奇疗效,医院药品而选择使用无限极产品,并在所谓治疗过程中继续误导田淑平,导致其女儿病情继续恶化。

实际上,这并非无限极直销产品第一次惹来麻烦。网上搜索即可发现,消费者投诉无限极在直销过程中存在虚假宣传等种种问题,但是网上舆情的沸腾于现实中无限极的“沉默”形成了鲜明对比。无限极的生意似乎并不受此影响,反而越做越大。

就在爆出此次“3岁女孩服用无限极后‘心肌损害’”事件前不久,年,天津法院曾判定无限极销售人员在销售中部分夸大产品的效果,并且在受害人服用过程中提出与其专业知识不相符的指导意见,无限极未能对其销售人员严加管理。然而,法院的判决也无法阻止无限极的销售人员继续采用此类做法,造成更多的受害者。

无限极“个案”再次凸显直销行业深层次问题:直销行业在中国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年产值亿、位居全球第二的市场规模,然而权健、华林等头部企业相继被查处,反映出直销行业的自律没有起到太大作用。利益主导成为部分直销企业的潜规则,对于直销人员“拉人头”式的管理方式,必然会带来人员素质不高、为了提成而不惜采取欺骗消费者等严重后果,而管理层对此同样坐视不管甚至间接纵容,最终导致直销的系统性危机爆发。

另一方面,相关的监管体系也需要加以完善。虽然也有对于产品标识和广告的规范,强调“产品名称不得以保健功能命名”“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及广告中应当重点提示‘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然而直销行业普遍存在的一对一、口头宣传为主现象,则成为游走于法律之外的灰色地带,钻监管空子而肆意泛滥。

此外,我们也应反思,对于直销企业的“个案”处理是否能不止于个案。之前权健、华林及无限极都遭遇大量投诉,甚至还惹过官司。但无论是针对个案的处罚力度,还是对于频繁投诉现象背后的企业乱象,没有采取进一步彻查,都说明现有监管体系还需不断完善和强化,包括探索消费者集体索赔路径、对直销行业实行“严进宽出”、尽快确立直销企业的退出机制、建立违法违规人员黑名单、情节严重者永久驱逐出直销行业等新举措、新机制,如此才能深挖直销行业病灶、并实施治本效果更明显的外科手术,避免更多的孩子或者大人成为受害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