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绍兴说起会稽山应该是人人皆知,《史记·夏本纪》:“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故山曰会稽,禹陵则位于会稽山脉北麓。有一次金老师提起在绍兴我们要拍好会稽山,可是真的要去拍的时候,拍哪里我有点犯难了,地理意义上的会稽山脉涵盖范围很广,位于柯桥区南部、诸暨东部、嵊州西北部,为浦阳江和曹娥江的分水岭。山地呈南西—北东走向,境内长约90公里,宽约30公里,是绍兴市地形骨架的脊梁。历史意义上记载的会稽山,多指今绍兴市境内秦望、法华、兰渚、香炉、云门、委宛等诸山峰。目前也只能基于后者拍了几处。
香炉峰,与大禹陵所在的会稽山相连。它是会稽山诸峰之一,相传山上有“金简玉字之书”,夏禹发之,得“知山河体势”,终于治平洪水。香炉峰高米,峰顶数十米见方,形似香炉,峰由此而得名,这是一处佛教寺院与风景名胜兼有的游览胜地。
远眺香炉峰
雪后的炉峰禅寺
炉峰远眺
香炉峰圣境
大禹陵,大禹陵位于绍兴市区东南山清水秀的会稽山麓,相传夏禹至苗山(或作茅山、防山)大会诸侯,计功封爵,名为会稽。后禹崩葬此。《汉书·地理志》:会稽山“上有禹冢、禹井”。绍兴会稽山上有大禹塑像21米高,重吨,建成于年,是大禹治水时亲躬劳作的形象,手持木耜,脚踏巨舟,气势雄伟,屹立在石帆山顶。
大禹陵景区祭禹广场
会稽山石帆山顶的大禹塑像
依山而建的大禹纪念馆
秦望山,即刻石山,是会稽山脉的名山,因当年秦始皇南巡时,登临此地,远望南海(今杭州湾)而得名。“绝顶高峰路不分,岚烟长锁绿苔纹。猕猴推落临岩石,打破下方遮日云。”在唐朝诗人萧翼的眼里,云蒸霞蔚,气吞碧湖,势入东溟的秦望,无疑更是一座“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仙山了。
远眺秦望山
遥想多年前的那个初冬,龙车凤辇、万夫簇拥的一代霸主,于诸暨、大越一路逶迤而至会稽祭禹之后,登临五百多米的秦望山巅,远眺浩瀚的大海,俯视脚下新征服的领地,那种君临天下、舍我其谁的威严和雄仪,该是何等的气势。天下为王者,除了指点江山的得意外,都有激扬文字的嗜好,登临秦望山的秦始皇命随行的丞相李斯,手书小篆,铭文刻石,以颂政德。李斯在秦望山巅留下的字的小篆《秦会稽山刻石铭》(俗称《李斯碑》),更是极为难得的瑰宝。李斯碑约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前)立。因年代久远,故原碑在宋代已无踪迹,元代晚期推官申屠駉以旧拓本重摹刻秦会计刻石,存立于绍兴府学之中。然至康熙年间已被石工磨去,故于乾隆五十七年()据申屠氏本重刻原碑。同时刻上了李亨特、翁方纲等人的题跋。有幸在《大禹陵现存碑版研究》一书的编撰中参与了大禹陵原碑文及拓片的拍摄工作,此间拍到了李斯碑,这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立于大禹陵的李斯碑原碑版及拓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