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无限 >> 无限类型 >> 正文 >> 正文

阿塔米拉的客人我们为什么需要艺术

来源:无限 时间:2022/7/26
轻度白癜风能治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826/4686319.html

年夏天,一位名叫索特乌拉的工程师带着她的他四岁的女儿玛利亚来到西班牙桑坦德省的阿尔塔米拉牧场的一个洞窟收集化石。玛利亚对化石的采集不感兴趣,一个人在附近玩耍。当索特乌拉在洞口专心挖掘时,女儿的惊呼声从洞穴深处传来,他闻声赶去。这也许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在不足一米高的洞顶上,几头栩栩如生的壁画野牛借着火把的红光与他们对视,跨越了万年之久的视线,终于找到了它的终点。

??阿尔塔米拉壁画(部分)

阿尔塔米拉壁画已经被证实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艺术品,其年代能追溯到距今1?万~3万年,而艺术的起源更早,可以说艺术与人类的社会是同时开始的。现在的学者基本认为艺术起源于巫术。

现代人对巫术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原始人使用巫术是为了控制与改变自然,故而认为巫术只是与科学目的相似的“伪科学”,产生于原始人匮乏的科学知识。然而,原始人并没有以为简单的巫术活动后大自然就能满足人的需要,相反,他们在巫术活动后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劳动中,制作工具、猎杀野兽、耕种土地,他们在使用巫术的同时依然在提高劳动的能力,改进劳动的技术。

原始人对巫术的需要,并非来源于理智,而是来自情感。巫术要承载原始人生存的情感与信念,为社会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巫术所表达的集体意识,对维系原始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巫术的这些功能都由一种符号体系施行,而在这个体系中,诸如图腾、舞蹈、音乐的各种形象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只有这些形象才能展现出生存的情感与信念的来源。

?

?大型纵目青铜面具,年出土于三星堆遗址2号祭祀坑

因此,艺术从起点上从属于巫术,它是巫术所使用的手段。但是,艺术起点的答案并不足以回答我们为什么需要艺术,艺术的本质不止于承载情感的工具,甚至可以否定其自身的起点,而正是这种否定实现了艺术的自主性。

巫术归根结底只是一种工艺,它只是不断地重复以往的形式,就像不断重复制作的工艺品一样。艺术的开端固然只是工艺性质的活动,原始人通过舞蹈再现狩猎的场景,最早的音乐则是劳动有节奏的喊声(类似于船夫号子),这与我们现在看到的艺术品显然不一样。而艺术的本质问题就在于:艺术和工艺的差别究竟在哪里?

如果艺术仅仅是情感与信念的体现,那甚至一声叹息也能看作艺术,但这种情感的简单流露与我们认知中的艺术作品相去甚远,原因在于艺术作品往往指向的是某种情感的超越性存在——生存情感。

超越性存在,指超越具体感性存在物的“存在”。对于这类存在,不能以理性认知概念,只能用感性领会内涵,例如爱、幸福、善恶、命运等等。而生存情感则超越了情感本身的事件属性,超越了情感的对象性重负,我们不再是喜欢或者讨厌某个对象,希望丢弃或者得到它。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并非直接承受着作品中的事件,不必为事件对我们的实际影响而困扰,我们的情感生活以纯粹感性的形式展现出来。于是,我们摆脱了对象的压迫,收获了超越性的自由。这种摆脱并非使我们完全置身事外,处于无动于衷的冷漠,相反,它使我们处于一种静观的感动中。在这里,最强烈的情感和最自由的体验达成了统一,情感借由艺术得以获得自己的形象。

艺术表现情感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表现,使之更优美等等,表现之目的是发现情感的本质,而这样的发现便通向了真理。通过形象,我们得以达到事件的本质真相。这样的真理一定不是活在逻辑中的,而是在人与人、人与物的关联中,它是情感的而非理性的。如果我们碰到了一件让我们痛苦的事,无论他人如何去安慰我们,我们依然会感到痛苦,就算我们理论上完全可以理解他人,完全清楚理性上没有痛苦的必要。其实,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人生道路重要关头的痛苦以及决断,我们需要去向人倾诉,去诉说让我们感到痛苦的事件。在诉说的过程中,我们得以获得一份静观的自由,我们艺术般地重构了情感。这个“说”,就艺术的。我们不是要像艺术家一样创造出一部艺术作品,但在这个“说”的过程中,我们便把这种深刻的情感体验显像出来,我们对自身命运的性质也就获得了一种认知,这种认知才能决断我们行动的方向,这才是事件的本来真相。

此处我们讨论的真理并非传统的真理,传统的真理是指对现实事物的理智的把握,掌握它们之间的因果关联和定律,这是科学的知识。这里的真理是指本源的真理,关于人生存的本源,对这个世界超越性存在的感悟和理解。

最后,我们试着以几个例子来理解“对世界超越性存在的感悟和理解”。

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后人读词,未必能体会到作为亡国之君的痛苦。这份痛苦只是一种对象性的、具体的痛苦,我们难以与之共鸣。然而我们依然能够深切共鸣于其中的悲剧性情感。这首词对亡国之痛的描写,摆脱了具体的对象性,指出世界所有幸福的易逝、生命的脆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足以引起所有读者的共鸣:生命脆弱,但我们又必须承担起生命的重量,寻找生命的意义。

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届时贝多芬的耳聋失去了治愈的希望,热恋的情人因门第的原因离开,加之家庭的重负和对亲人的失望,贝多芬由此写下来这部描述痛苦与斗争的交响曲。但我们在聆听的时候,从来没有体验到那份具体的事件,我们充满了超越性的感受:在巨大的、悲怆的呼号中,人类如何在绝望中保持静观的沉思,最终摆脱命运的束缚,追求光明与希望。

?

?《c小调第五交响曲》专辑封面

再比如曹雪芹在家族衰落中展现名族生存之共通的悲剧,梵高用绚烂的色彩、狂放的笔法展现生命无限的苦难与热情,米开朗基罗通过形体展现人文主义与英雄主义。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都超越了具体的形式和内容,表现了本源的真理。?

?梵高《罗纳河上的星夜》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依赖与某种“保存方式”的建立。人类用工具保存改造自然物的能力,用科学的概念和公式保存对自然现象的认识,用宗教仪式保存对社会生活中某种最高目标的领悟、确认和尊奉。那我们应该如何保存这种鲜活地涌动在人心中、易逝而又引人共鸣的生存情感呢?

我相信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2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