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文丨文化产业评论,作者
圆圆摇了摇头,编辑丨高小辰
从前的车、马、邮件都很慢,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
现在的wifi、流量都很快,大家阴阳怪气,说一句,是两句。
不知何时起,阴阳人不再指那些翘起兰花指、侍奉贵人左右的公公们,而是指那些说话阴阳怪气的人。
△尽管他们都怪腔怪调
这些人表面上积极乐观,用词温和,背地里却是酸到变形的嘲讽高手,飞花捻叶伤人于无形,舌灿莲花,杀伤力极强,侮辱性还高,而由此形成的一整套话术体系,我们将它称之为“阴阳语”。
语气词表情包集体变味,阴阳怪气五大招式
在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中,社交如同考验情商的修罗场,稍一不慎就会被贴上低情商的标签,或者被管理员禁言,甚至是封号,如何摒弃粗鄙之语,顺利地表达自己的不满成为迫切需求,于是,阴阳语像改革春风一般,刹那间吹满社交网络大地。
阴阳语博大精深,按照阴阳怪气的程度,具体可以细分为五种方式。
1.语气词助力
语气词本来有缓和气氛的作用,在“是”后面加一个“呀”,在“好”后带一个“呢”,听起来更加得生动活泼,在无形之中拉近了对话双方的距离,但当你每句话都带上语气词,制造一种冗余的甜腻时,气氛就发生了逆转。
其中呢,吧,啊,呀,哦,嘻嘻是高频词汇,“我错了,嘻嘻”“那你很棒哦”等句式,不带脏字却总能分分钟让人火气上涌,捏紧了拳头。
2.回声策略
这里的回声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重复对方的话进行反问,比如“我的论文写得很棒呀”“你?真棒?”简单的反问,极致的恶心,两三字的复读蕴含着高密度能量,友谊的航母来了都得掀翻。
另一种更阴阳怪气的手法是重复使用“不会吧?”“就这?”这两个句式,对它们进行无限复读。这一手法在维持表面和谐的同时,又突出了对方的丑陋和可笑,增强了话语的贬损力度。
3.非常规指称
当我们根据对方的身份,按照约定俗成的方式进行称呼的时候,这个指称就不会产生会话含义。但如果我们刻意抬高对方的身份、地位,这种非常规的指称就会形成一种不协调之感,起到膈应他人的效果。
就像长辈被熊孩子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会说“我的小祖宗,您可消停会儿”,在大多数场景下,使用“您”可以制造一种“以上尊下”的矛盾感,讥讽意味不可小觑。
4.巧用emoji
所有的emoji表情只要刻意加以使用,都可以成为阴阳人的当代象形文字。
尽管这些表情都有其官方的含义,但谁不是“看图说话”呢?emoji作为语言的补充,它背后的附加含义,通常产生于交流双方的互动之中。它们在不同的情境下,代表的可能是相反的含义,也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反馈。
随着emoji表情的升级换代,可供其发挥的场景只会越来越广阔,比如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