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原生家庭”吗?
恭喜,你正走在时代的浪尖儿上!
这又时髦又有调性的词,这届年轻人仿佛就没人不知道。
在前些天的一场教练学习中,有位朋友发出感慨:
为什么现在几乎人人把原生家庭挂在嘴上?
而我们父母那一辈,又有谁知道这个词呢?
作为喜欢把“原生家庭”挂在嘴上、挂在心里的代表
听到这句问话时,仿若重锤叩问
是啊,年轻人一届比一届难带
尤其是听到现场一个朋友分享自己孩子的质疑:
都是你产后三个月就去上班了,所以我才会这样!
而这位朋友也在问自己:是不是我应该像国外很多家庭那样,等她三岁之后再去工作?
不知道你听到这些会有什么感触,我听了是又心酸又心惊
为这孩子,为这个妈妈
为我自己,为跟我一样的许许多多人
记得大概十几年前参加心理咨询认证培训时
开始慢慢接触这个概念,后来读了武志红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
就彻底掉入原生家庭的深坑,爬了好多年爬不出来
关于原生家庭,我想主要说两个观点:
一、我们每个人都有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这个词不是褒义词,更不是贬义词
这就是单单纯纯一个名词
“原生家庭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儿女还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新生家庭就是夫妻双方组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不包括夫妻双方的父母。”
——摘自百度百科
每个人都有原生家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
无论是和睦还是不和睦,双亲俱在还是有一方已经离开
是与亲生父母一起生活,还是养父母
是单亲,还是重组家庭
因为无论是跟父母双方生活,还是跟一方生活
是三代同堂还是四代同堂,是独生子女或者有兄弟姐妹
是男生还是女生,排名几何等等等等
都会对孩子产生莫名其妙的各种影响
都是所谓“原生家庭”里微妙的一环
所以做孩子的不用太委屈,谁都有自己原生家庭的故事
你一点儿也不特殊
同样做父母的也不用太自责,你怎么做孩子都必然有“创伤”
谁也逃不脱
知道原生家庭这个名词并不稀罕
那是人类向前进化的趋势罢了
我们每个人都站在历史上的此时此刻
必然比祖辈父辈懂得多得多
了解这个概念当然也很重要
那让我们看到我们来时的路
“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我们已经比我们的父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但是拥有知识却不能让我们成长
那只是我们迈向智慧的路径
第二,选择做一个受害者很容易,而更重要的是要活出自我掌控的人生
曾经的我为什么会陷入原生家庭的深坑
那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啊!
我今天的性格、我今天的沟通方式、我今天的不求上进
都是每天在家里耳濡目染学习来的
曾经的我不知好歹,就这样埋怨过他们:
你们让我好好学习的方式就是告诉我不努力就要去扫大街,
从来没有鼓励我要立志、要有高目标,要去一所更好的大学!
当时我还小不懂,但是你们做父母的就不能好好教吗?!
就像我自我定义了“因为…所以…”的那些年
看似是被抛弃被放逐、带着各种心酸痛苦
但其实是选择了一种轻松和毫不费力的生活
因为原生家庭,所以我啥也不能做
因为原生家庭,所以我就只能这样了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当我们把学到的知识作为武器,只是对着别人评头论足用于自我保护和防御
那就是把自己变成一只“瓶中鹅”永远画地为牢,呆在这“原生家庭”的瓶中出不来了
拥有知识并不值得骄傲
我们要做的是让知识化作内生的动力
带我们不断走向更大的智慧
当我们不再以受害者自居,当我们可以从经历中淬炼出精华
当有一天我们可以说:
这是我选择的此生,这是我选择的爸爸妈妈。
感谢你们带我来到这个世界,感谢你们领我走进此生的体验。
谢谢你们,我爱你们。
当那一刻来临,我们就能感受到瓶外那无穷多倍的美。
以及,期待每一个瓶外。
禅宗公案:瓶中养鹅
公案原文:
宣州刺史陆亘大夫问南泉:古人瓶中养一鹅,鹅渐长大,出瓶不得。如今不得毁瓶,不得损鹅,和尚怎么生出得?泉召:大夫!陆应诺。泉曰:出也!陆从此开解,即礼谢。
这则公案说的是:刺史陆亘大夫问南泉普愿禅师:“古人用瓶子将鹅养在里边,鹅渐长大,出不了瓶子,现在不能损坏瓶子,也不能把鹅杀生死,和尚有什么办法让这个鹅出来呢?”南泉普愿禅师叫了一声“大夫”,陆亘就应了一声,南泉普愿禅师接着说“出也”。陆亘大夫从此开悟,礼谢南泉和尚。
Jenny和她的无限人生点赞、在看或转发,都是爱的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