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希望自己能知道实情。我不喜欢无知。”
科普作家卡尔·萨根在年写下这两句话,彼时,他正在为宇宙写一本书,浩渺太空的神秘与美深深吸引了他。如今,重读《宇宙》的我们仍包裹在对“无知”的惶惑中,38年飞逝,知识的点滴累进难以抚慰情感上焦灼的渴望。
被这份焦灼驱动着,过去一年,我们继续穿行于书籍的雨林之中,力图勾勒一幅清晰、开放、全面的人文知识图景。今天,在历经一个多月的征选、初选和终选后,我们推出历史、社科、自然领域的年度最佳图书。这是第一财经的第一份人文图书年选榜单,背后却是十三年来,第一财经对于思想一如既往的确信,确信我们的灵魂深处,对于知识与真相的永恒渴望。
年,世界似乎变得更难以捉摸、沟壑难平,幸而阅读烛照着我们。在这张榜单中,叶礼庭行走在民族纷争的最前线,理查德·威尔金森追问财富与健康的关联,王子今将秦汉史置于全球的视野下考察,王原还原着中国古脊椎动物进化的壮阔历程……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却都是思想之网上坚定的编织者。作为读者,我们处在这网络的某一点上,每一次边界的移动都轻轻地牵动着我们,只要我们足够敏感、足够好奇,就将领悟到其中的意义。
文化的尺度向来隐而不现。当我们选出这些书时,诉诸的既是理智的判断也是内在的声音:一种当下的关切、一种清晰包容的写作方式、一个新颖的角度、一段充分的论证和一种亲和的姿态。它们无法分割,共同锻造着优质阅读的底色。就像《宇宙》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在物理学、天文学意义上解释了这无限的星际,也从感性的角度呼应了我们对于自身所在的极大好奇。今天,在阅读世界的大门上,铭刻着同样的召唤:打开一本书,以理性和感性的双重方式。
-历史类十佳-
(全球史、国别史、专门史和个人史)
《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
阿敏·马卢夫著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年5月版
年底,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无疑往本来就不太平的中东地区扔下一枚火药弹。耶路撒冷究竟归谁?中东问题根源何在?其中一个绕不开的历史事件,就是持续两个世纪的十字军东征。
关于十字军东征,西方世界不管是在历史还是小说、电影中,都有自己的解读。本书则是根据阿拉伯历史学家的记录,站在阿拉伯人视角来看当时发生了什么。世界著名中东问题专家阿敏·马卢夫认为,十字军东征在西欧掀起了经济和文化上革新的同时,却在东方导致数世纪的衰败和文化上的封闭,影响时至今日依然存在,“穆斯林世界开始闭关自守,伊朗、土耳其或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纵使到了今天,依然摇摆在极端传统派和西化派之间”。虽然本书法文版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马卢夫的这部代表作至今读来仍意味深远。他书写了当年阿拉伯世界的情形及阿拉伯人的感受,提供了一个当今主流视角之外的独特文本。
本书是阿敏·马卢夫的成名作。他是一位原籍黎巴嫩的阿拉伯作家,本人又出生于基督教家庭,父母都是基督教徒,少年时代就读于贝鲁特的耶稣会学校,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亲眼目睹了黎巴嫩内战之后移居法国。独特的身世使得阿敏·马卢夫对阿拉伯人深怀手足之情,对基督教又没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因此,他的书在穆斯林世界和西方读者群中都很受欢迎。
《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
梅天穆著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后浪年10月版
把蒙古帝国对欧亚大陆的史无前例的征服,放到世界史与全球史的视野下进行描述和研究,以前似乎更多是日本学者的强项,比如刚去世的冈田英弘的《世界史的诞生:蒙古帝国的文明意义》《从蒙古到大清:游牧帝国的崛起与承续》,比如争议颇大的杉山正明的《蒙古帝国的兴亡》《忽必烈的挑战:蒙古帝国与世界历史的大转向》《游牧民的世界史》《蒙古颠覆世界史》等。其实,美、苏、法等国学者也不乏这方面力作。
梅天穆(TimothyMay)是美国蒙古史权威,著有《蒙古战争艺术》《蒙古的文化与习俗》等。本书是他的新作,也是近年来蒙古帝国史研究领域中的重量级作品。梅天穆重点描绘了由成吉思汗推动的欧亚文化交流,以及蒙古各汗国陆续崩解后,一个新的欧亚世界的产生过程,时空跨度上涵盖了蒙古帝国的形成、元朝、四大汗国乃至之后数百年。在蒙古统治者的强制推动下,东西方交流繁荣一时,“蒙古治世”孕育出了崭新的欧亚文化,蒙古作为毁灭文明世界的蛮族形象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正。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一战中东,-》
尤金·罗根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年1月版
当今全球最动荡不宁的两个地区,中东和巴尔干半岛,曾经隶属于同一个横跨三洲的庞大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奥斯曼帝国的瓦解,某种程度上释放出了这两个地区被压制了年以上的能量,使它们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火药桶”地区。英国历史学家尤金·罗根在本书中揭开了中东地区在一战中的真面目。这里虽然不是一战的主战场,但依然有让后来的丘吉尔首相长期蒙羞的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等著名战例。依靠德国在资金、兵力和军事策略上的支持,奥斯曼帝国抵抗住了来自俄、英、法的强大压力,还竭力煽动穆斯林发动针对协约国的伊斯兰圣战,并在亚美尼亚进行了大屠杀。战后,奥斯曼帝国被战胜国分解,也因此埋下了现代阿拉伯世界无休止的冲突的种子。
奥斯曼帝国并不是被一战终结的唯一一个大帝国,与它一起走向末路的还有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以及沙俄帝国,但是论及对今日世界局势动荡的深刻影响,似乎还要首推奥斯曼帝国的瓦解。直到近几年土耳其、埃及、叙利亚、伊拉克以及库尔德人地区频繁的政局变动,依然可见其深深的阴影。
《战败者: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的革命与暴力,-》
罗伯特·格瓦特著
译林出版社年10月版
关于一战和二战,研究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以致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就发生两次史无前例、惨绝人寰的战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036.html